安全、效率和成本是傳統礦區的三個痛點
在白云鄂博露天礦區,從礦山底部到地面,垂直落下差距約為308米,從鏟子裝載點通過各層蜿蜒的樓梯面到達卸載區,路徑距離約為5.3公里,其中包括多個超過150度的拐點,重載狀態為300噸以上的無人礦卡行駛,需要20分鐘以上。
對于礦山卡的老司機來說,往返10公里約1小時,8小時的工作時間,在搖晃的道路上行駛,面對礦山底部的高寒和灰塵,長期工作積累的疲勞感,有可能引起感情上的變動。
無人礦山卡是為什么產生的?
相關調查顯示,全國礦區司機普遍存在老齡化傾向,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礦區溫差大,工作方式無聊,長期駕駛存在安全危險,年輕司機就業意愿低的每年礦區運輸、設備維護、人工費用占生產成本的50%~70%。
近4~5年來,白云鄂博也面臨著礦區招聘困難、礦山卡行駛安全需求和生產成本高等困境,迄今為止礦區計劃招聘30名司機,實際上只有3名年輕人上班。
基于三個痛點,智能礦山誕生了
通過現有礦機卡進行改裝,配備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北斗差分定位……重型礦機卡具有眼睛和耳朵,具有實現數據采集的功能。
5G智慧礦山調度系統無人化
目前,智慧礦山系統在數據采集、車輛控制改造的基礎上,通過車輛與車輛、車輛與調度中心之間的5G實時通信,基于礦區三維建模數據、實時路測數據、邊緣計算能力和無人駕駛調度系統算法,實現路徑規劃、正確停車、自動裝卸、停車避難、遠程操作等作業任務。
今年7月,5GR16標準凍結,支持工業時間敏感和C-V2X汽車網絡應用場景,結合垂直行業生產流程、場景網絡特性完善,5G為進一步發展千行業數字轉型提供了基礎。
隨著技術的完善,場景化驗證進一步加深,最近,智慧礦山調度系統驗證了雪地場景下云-管-邊-端的合作,完成了露天礦山雨雪低溫等多個場景的運輸從少人化向無人化的發展。
未來,5G智慧礦山調度系統無人化,實現從采礦、運輸到卸載的無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