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煤礦軍團總裁蔣旺成煤礦智能化解決方案

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 2021-06-25

2021年度全國煤礦總工程師論壇于6月4日到5日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兩院院士,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智能化裝備企業專家學者,全國各煤礦總工程師齊聚一堂,為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與發展建言獻策,華為煤礦軍團受邀在論壇發言和參加展出。

在煤礦智能化升級與技術裝備研發新進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在關于“十四五”煤礦智能化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論述中表示,要建設“5G+F5G+WiFi-6”+高精度定位融合一張網。全光工業骨干環網的高可靠、高帶寬在煤礦領域不可替代。運用5G切片,低時延接入,可以實現多業務的一網承載,隔離安全傳輸,多點高可靠接入。中國科學院院士何滿潮在采礦未來——5GN00的智能化專題中也指出了5G+F5G對煤礦智能化建設的重要性。

兩位院士和華為蔣旺成總裁談關于煤礦智能化建設.jpg

華為煤礦軍團煤礦解決方案總裁蔣旺成表示,礦山的智能化如同“珠穆朗瑪峰”的登頂,可以從南坡“智能礦山機器人”和北坡“ICT技術”同時進行攀登,兩方面互相協同,深度融合。華為公司3年前發布了“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新愿景。在這期間,華為公司以5G、AI、大數據等技術使能千行百業,賦能行業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升級。在這一進程中,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創新方面:主要實現了全光網絡,5G,WiFi-6等技術和方案的突破與創新。其中F5G智能礦山方案,基于全光工業環網技術,實現了更大帶寬、確定性低時延和更高可靠性,提升了井下通信網絡的本質安全。華為秉承厚積薄發的核心價值理念進行逐步突破,從技術方案的創新走向了諸如“真3D視頻、太赫茲技術、量子技術”的技術發明和理論創新。這一過程,離不開對垂直行業的深入專研和實踐。在煤礦智能化領域,華為更是堅定的踐行這一理念,將ICT技術深度融合進煤礦智能化場景,更期望這些新的創新突破能更多的助力煤礦智能化升級。

蔣旺成介紹了ICT技術對煤礦垂直應用場景支持的創新研究

通過視頻拼接和遠程AI控制助力綜采面智能化。眾所周知,綜采面的少人無人,就是需要找到安全可靠的技術去替代人員跟機和操作。利用5G技術的大帶寬,低時延特性,通過5G攝像頭,把井下綜采面的實時畫面傳輸上來,通過精準的同步技術,將各個角度的視頻拼接起來,從而在井上模擬出了綜采面的實時場景畫面,讓操作人員如同身在井下,利用5G低時延的特性,可以遠程進行井下設備的操作和干預。同時,基于對井下現場“5G視頻拼接”的高度還原,更是可以通過AI分析,識別井下的異常并聯動進行告警。

“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以行踐言,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關鍵感知部件實現了技術突破;在基于云平臺的自動調度、自動駕駛、V2X、高清地圖等關鍵無人駕駛技術實現了突破。華為助力車企實現“無人駕駛”,已經完成了在復雜實際城市道路自動行駛。在礦山這一相對固定的道路場景,無人駕駛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礦山的智能化,不僅要實現“安全、少人無人”,更要實現“增效”。為煤礦企業節省成本,提升盈利。華為的智能配煤技術將煤礦生產環境的數據進行采集,以華為云的訓練、推理能力,將配煤比例和出煤質量進行大數據迭代分析,最終得出最優配煤比例,同比人工配煤,極大地提升了配煤效率。

華為以堅實的ICT技術助力伙伴智能化升級,共同為煤礦行業客戶提供領先的煤礦智能化解決方案

智能化的前提需要煤礦可靠的通信網絡作為保障。煤礦領域的萬物互聯更是需要高性能的網絡作為基礎。華為全國首創的F5G全光工業環網,通過“三新架構,四個安全”,為井下通信提供了超大帶寬,并且安全、可靠、易于維護。“三新架構”指的是:兩層網絡架構上的創新,工業環網保護協議的創新,預鏈接光器件工藝創新。最終為煤礦通信帶來了電氣、業務、施工、維護安全這4大方面的價值點。在架構上由于無源光環網的引入,使得大量的“無源”光傳輸節點替代了有源設備,繼而減少了約40%的防爆節點,在保障了電氣安全的同時,節省了防爆設備的投資;工業光環網協議的創新,通過抗多點失效的特性,提升了業務可靠性;預聯接這一光器件工藝上的創新,避免了井下熔纖操作,避免了安全隱患,提升了施工效率;智能診斷的功能更是將故障定位的范圍精確到了米級,能夠減少90%左右的下井時間。

井下智能,網絡先行。井下的數據采集需要上行百兆帶寬,只有足夠的帶寬才能使得孤立通信升級為真正的實時互聯。5G的大帶寬特性可以使井下的視頻監控,傳感器回傳數據更加實時,可以保障井下大量不同的單兵智能終端流暢的接入網絡,還可以實現對井下車輛的精準調度。5G的低時延特性,為遠程控制井下設備提供了保障。5G的大連接特性,更是為井下海量的節點無線接入提供了可靠的網絡保障。

華為云為煤礦的智能化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數據底座基礎

根據不同的煤礦企業類型和體量,華為提供不同的場景化云部署方案。集團建立全域數據共享能力以及本地運維運營中心,提供AI、大數據等能力。煤礦作為生產中心,根據其生產體量,選擇部署不同等級的場景化方案。通過云邊協同,為煤礦提供統籌規劃,統一運營,在線升級的云平臺部署價值。

煤礦智能化的基石應該就是工業互聯網,通過打通各個系統的數據,將煤礦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打通,實施智能化的跨系統間感知、決策、聯動。華為一平臺的理念,為打造智能煤礦數字平臺,實現煤礦應用使能、數據共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一平臺”需要通過數據治理、標準化API、大數據應用等系列化工具,打通數據孤島,打造標準化、集成化的統一數字平臺,實現煤礦應用使能、數據共享。通過ROMA平臺打通數據孤島,賦能行業應用加速創新;基于DAYU平臺提供的一站式數據治理中心,構建全域的數據資產。AI使能平臺通過提供云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釋放AI應用價值,為開發者伙伴提供強大的算力和應用開發平臺,助力伙伴基于AI平臺實現智能化。

礦山井上和井下是一個整體,煤礦園區也可以是智慧的,也可以是“安全,綠色,高效,創新,有溫度,能感知的”。華為礦山智慧園區通過數字平臺、云基礎設施的支撐,使得園區內的停車、門禁、付費、會議室管理等各個子系統,都可以基于豐富的智慧應用,實現工業生產保障、環境監測管理、智能倉儲管理等環節的智能化。

智能煤礦建設是一場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途旅程。華為公司矢志不渝,以先進的ICT技術,協同行業伙伴使能煤礦智能化及行業數字化轉型。